发布日期:2025-05-24 22:06 点击次数:142
截至2025年5月7日收盘炒股杠杆,孚能科技(688567)报收于12.88元,上涨1.9%,换手率1.1%,成交量13.46万手,成交额1.72亿元。
当日关注点交易信息汇总:5月7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174.04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356.67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1530.71万元。机构调研要点:公司预计2025年出货规模将呈现同比较大幅度增长,下半年出货量较上半年将实现进一步增长,国内市场出货占比或将提升,海外客户中土耳其客户提货需求同比增幅较大。交易信息汇总
5月7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174.04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356.67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1530.71万元。
机构调研要点产能与盈利趋势公司赣州新能源和广州基地设计产能各为15GWh,已有部分产线投产,其余部分预计在今年下半年陆续投产和爬坡。今年上半年新增产能处于产能爬坡和良品率提升阶段,下半年随着产能利用率提高,预计将较大比例摊薄单位制造费用,进一步提升盈利水平。从明年开始,随着新基地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提高,规模效应增强,公司SPS先进产能的极致降本效果将进一步显现,毛利率水平有望显著提升。
出货情况展望随着公司SPS产品的产能释放与项目定点批量交付,预计公司2025年出货规模将呈现同比较大幅度增长。出货节奏方面,考虑到公司目前赣州新能源、广州基地处于快速爬产阶段,预计下半年出货量较上半年将实现进一步增长。市场分布方面,随着国内客户SPS产品定点的批量交付,预计国内市场出货占比或将提升,海外客户中土耳其客户提货需求同比增幅较大。
动力电池价格与产品结构变化动力电池价格方面,上游碳酸锂价格已呈现企稳态势,预计下游电池降价空间不大。公司去年出货中大部分为三元产品,随着今年SPS产能放量,磷酸铁锂产品占比将较快上升。因此,基于产品结构变化预计今年公司产品整体平均单价会有小幅下降。成本方面,公司SPS大软包产品可实现极致设计降本,同时随着规模效应提升,公司制造降本、管理降本、供应链降本等多维度降本措施深化,预计公司毛利率仍将维持较高水平。
美国加征关税影响公司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美国出口收入占比较小,仅为5%-7%,预计美国关税变化对公司影响较小。在应对措施方面,公司在海外拥有产能基地,可直接出货供应海外市场;另一方面,公司大部分客户采用FOB模式定价,公司不承担关税费用;对于非FOB客户,公司积极协商,与客户共同承担额外关税费用。在欧洲市场方面,虽然部分欧洲市场对电动车增速预期有所调整,但公司认为整体市场需求仍较为乐观,公司已与几家欧洲头部汽车制造商深度对接方案,目前进展顺利,有望取得更多标志性项目定点。
新国标影响公司全体系产品可满足热失控后24小时不起火、不爆炸,已提前超额满足2025年版新国标要求。新国标实施对行业供给侧改革有重要意义,目前只有少数头部电池厂能达到这一标准,这有助于行业尾部产能加速出清,对公司而言是重要市场机遇。新国标应用背景下安全性要求提升,将催化半固态电池进一步商业化应用。
半固态电池商业化进展目前半固态电池主要应用于高端车型、重卡、eVTOL、人形机器人等对性能要求较高、成本相对不敏感的细分领域。在这些领域,公司半固态电池具备较高的商业化程度和良好的客户储备,已获得东风、广汽、三一、一汽解放、美国头部eVTOL客户、国内头部飞行汽车客户、上海时的等多家海内外客户项目定点,其中多个项目已实现交付。2024年公司半固态电池已实现较大规模的出货,出货量经行业估算位居行业排名前三,预计今年出货量将在去年基础上实现进一步增长,因此半固态电池是公司未来重要的增长点之一。
半固态电池量产成本目前行业内半固态电池生产成本比液态电池高20%-30%,但公司凭借软包技术路线的深度积累与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已形成较为明显的先发优势,半固态电池生产成本仅比液态电池高几个百分点,在行业内具有显著竞争力。
低空经济合作进展在低空经济领域,公司与美国头部eVTOL客户、上海时的以及吉利沃飞等企业有紧密合作,特别是在飞行汽车领域,公司已获得国内头部飞行汽车公司下一代机型的高压动力电池定点,产品技术壁垒与价值量较高。在无人机领域,公司已送样全球头部物流公司的无人机电池项目,目前进展与反馈良好。公司目前绝大多数eVTOL项目都采用第二代eVTOL半固态电池方案进行送样与交付,相对第一代实现了能量密度、充放电倍率、安全性能等多方面性能的显著提升,预计明年将形成较大规模放量。
人形机器人业务进展公司正在与国内知名的5-6家头部人形机器人客户对接项目需求,其中包括多家头部车系人形机器人客户,目前整体进展顺利,预计有多个项目今年实现送样,公司目标为今年拿到1-2个人形机器人项目定点。
软包电池在机器人电池领域的应用趋势软包电池预计将成为未来人形机器人的主流应用趋势。目前,人形机器人产业处于发展初期,以科研、测试、小批量样品等过渡型应用场景为主,电池及续航问题短期内未成为核心卡点,因此圆柱电池被广泛用作样品和小批量解决方案。但随着人形机器人大规模量产的到来,软包电池将凭借其轻量化、高能量密度、循环次数高以及安全性高等优势,更好适配长时间持续续航的需求,有望成为未来人形机器人电池的终极解决方案。
钠离子电池技术方向及应用前景公司在2023年已实现全球首台钠电乘用车装车,正在进行第二代钠离子电池的研发与产业化验证,目前技术方案和性能指标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行业层面看,钠离子电池放量的关键取决于产业链降本程度与技术方案的成熟度。短期内,由于碳酸锂价格仍处在低位,钠离子电池制造成本仍高于锂电,但长远来看,钠离子电池因其在循环寿命、低温性能、安全性等方面的固有优势,在特定领域如两轮车、储能和启停电池等应用场景有望取得商业突破。
钴价上涨影响公司目前出货电池的正极材料结构中高镍三元占比较高,钴元素用量较低,因此钴涨价对公司盈利影响程度较小。此外,公司与客户建立了价格联动机制,可有效通过价格传导对冲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
以上内容为本站据公开信息整理炒股杠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Powered by 联华证券-可靠的配资平台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